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随悟净缘

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慈恩大师窥基  

2012-05-09 07:22:24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慈恩大师窥基 - 净缘 - 净缘的博客

 慈恩大师窥基
    当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,在长安主持译场,大译佛经。一次,当他走在路上,忽然迎面看到一人,手里携着一个孩子,但见其孩眉目清朗,仪态纠纠,心知是个可造之才,便有心物色他为弟子。后经和他父亲商量,其父欣然同意,让孩子跟玄奘学法。这孩子就是后来玄奘的嗣法弟子,和玄奘同创法相唯识宗的窥基。
  窥基(632~682年),字道洪,京兆长安人。俗姓尉迟,父亲尉迟宗德,任左金吾将军、松州督,封江油县开国公。伯父尉迟敬德,封鄂国公。窥基出身在这样一个贵族家庭,从小就有着很好的学问根基,并写得一手好文章。
  九岁那年,窥基母亲裴氏不幸亡故。平时,他们母子有着很好的感情,母亲的早逝,无疑在他幼小的心灵里,留下了深深的创伤,使他感到人生在世,生命短暂,从此渐疏浮俗,埋下了出家的种子。
  窥基在路上碰见玄奘的那年,已经十五岁了。其时玄奘看这孩子眉秀目朗,举措疏略,不觉从心底里认为:“将家之种,不谬也哉,脱或因缘相扣,度为弟子,则吾法有寄矣。”十七岁那年,窥基正式舍家受度,和玄奘一起住弘福寺,不久又跟着老师搬到大慈恩寺学法。
  高宗永徽五年(654年),慈恩寺奉朝命度窥基为大僧,同时选送他学习古印度语文。由于窥基秉性聪明,敏睿异常,所以不久便解纷开结,深谙佛典,精通五天竺文字。
  从二十五岁起,窥基应召参加译经工作,从此慈恩寺、西明寺、玉华宫等译场,先后留下了窥基工作的踪迹。在追随老师玄奘译经和“黄昏二时听讲新经论”的十年生涯中,窥基的佛学根基日益引向纵深,尤精法相、因明之学,向有“多闻第一”之称。
  在译场里,窥基等四人,分别担任润色,执笔、检文、纂义,并在玄奘指导下自作注疏。他在〈唯识二十论述记自序〉中曾说:“我师不以庸愚,命旌厥趣,随翻受旨,编头述记。”就是这一时期工作的如实写照。由他笔受的玄奘译本,大致有〈成唯识论〉十卷,〈辩中边论〉三卷,〈辩中边论颂〉一卷,〈异部宗轮论〉一卷,〈阿毗达磨界身足论〉三卷。其中〈成唯识论〉原为解释古印度高僧世亲所著〈唯识三十论〉的一部集注性著作。当时,玄奘从印度取经,曾把印度十大家对于《唯识三十论》的注释,都带回到了国内。此番开译原来打算把这十家注释,各自译出,但窥基却认为,这样各译之后,各人有个人的说法,容易使后世研究唯识学说的人,无所适从,因此不如“商榷华梵,甄权重轻”,把各家注释糅合起来,总是一部,作出定解为好。玄奘接受了他的建议,就是《成唯识论》翻译和取名的由来。由于这种糅释鸠集各家注释、合成一书的做法,为过去所未有,所以窥基开创之功,不可泯灭。
  高宗麟德元年(664年),玄奘在玉华宫谢世后,窥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,弘法之外,潜心著述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还有五台,登太行,讲法华于博陵,传经论于太原,广弘唯识学说,声价极一时之盛。在五台山期间,他还建造玉石文殊菩萨像,用金字抄写《般若经》等。
  在窥基一生弘法生涯中,先后写出书稿四十三种,现存三十一种。这些著作,以《成唯识论记》、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等为代表。纵览窥基一生所著,重在疏解,晚年又常住慈恩寺弘法,故而人称“百本疏注”,又称“慈恩大师”。
  由于玄奘和窥基师徒所译所宏,以法相唯识学说作为核心,所以由此形成的宗派,名为“唯识”。唯识宗的渊源,来自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宗。
  唯识宗作为理论依据的,主要有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等经纶。这些经纶,后经玄奘、窥基,尤其是窥基的发挥,才最终形成中土特色。究其要领,在于主张用“依他起相”、“遍计所执相”、“圆成实相”,解释宇宙万有的性相,所以人们又称其宗为“法相宗”。所谓“依他起相”,是说万物都以他种种因缘而起;“遍计所执相”,意为指常人普遍妄计迷执为有;“圆成实相”,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体相。彼宗人士认为,若有唯识视角观察三相,就可了然洞察,转染(识)成净(智),成就佛果。总括一句,就是:宇宙万有,唯识所变。
  玄奘谢世后,窥基住慈恩寺大弘其法,一时众望所归,人们又惯称此派为“慈恩宗”。
  高宗永淳元年(682年)十一月,一代唯识大师窥基,因病圆寂于慈恩寺翻经院,春秋五十一岁。
  后来宋释赞宁著《宋高僧传》,书中第四卷列有《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》,传末记曰:“性相义门,至唐方见大备也。玄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,基乃守文述作之宗。为祖与宗,百世不除之祀也。盖功德被物广矣,大矣。奘苟无基,则何祖章其学乎,开天下人眼目乎?二师立功与言,俱不朽也。”对窥基一生的弘法业绩,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权威性概括和评价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9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